安顺市菠愧坡196号
办公时间:上午9:00-下午6:00

案例中心

首页 / Our Projects /瞒天过海--成语故事

瞒天过海--成语故事

2025-03-22 22:51:47



一、词语含义

· 字面解释:“瞒天”指欺骗上天(或“天子”),“过海”比喻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。

· 引申义:通过制造假象或持续性的欺骗,隐藏真实行动,使对方放松警惕,最终实现目标。

· 注意:此计强调“隐蔽性”和“心理博弈”,但多含贬义,常用于描述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的行为。

瞒天过海--成语故事

二、历史故事

关于“瞒天过海”的典故,流传最广的版本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:

HB火博APP官网

背景:

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时,需渡海作战,但因他畏惧海上风浪,迟迟不愿登船。大将薛仁贵(一说为张士贵)为消除皇帝的顾虑,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案。

计策实施:

1. 营造假象:薛仁贵命人在海边建造一座巨大的木制房屋,内部装饰成宫殿模样,并用帷帐遮挡四周,掩盖海面景象。

2. 转移注意力:他邀请唐太宗进入“宫殿”饮酒议事,同时暗中让士兵拉动房屋缓缓向海中移动。

3. 瞒天成功:唐太宗在不知不觉中随房屋漂移到海上,待船队航行至安全水域后,才撤去帷帐。皇帝发现已身处海上,但因航行平稳,便不再恐惧。

结果:

· 唐太宗顺利渡海,军队成功出征。

· 后人以“瞒天过海”形容薛仁贵用伪装蒙蔽天子的计策。

三、其他说法与演变

· 《永乐大典》版本:故事主角变为一名渔民,他通过伪装船只帮助皇帝渡海。

· 军事应用:在战争中,此计常表现为佯攻、虚假情报或伪装行动,例如二战中诺曼底登陆前盟军的“卫士行动”,通过伪造军队迷惑德军。

四、现代应用

1. 商业竞争:企业通过释放虚假信息误导对手,掩护真实战略(如新产品保密计划)。

2. 日常生活:如隐瞒惊喜派对筹备,或通过分散注意力化解矛盾。

3. 反面警示:此计也提醒人们警惕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长期欺骗,避免因习以为常而落入陷阱。

五、与相似成语的区别

· “暗度陈仓”:侧重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即表面佯攻,暗中行动。

· “声东击西”:通过虚假方向转移注意力,而“瞒天过海”更强调长期伪装和系统性欺骗。

“瞒天过海”作为三十六计的开篇之策,揭示了谋略中“真与假”“虚与实”的辩证关系,至今仍是博弈智慧的经典代表。